|
本帖最后由 若桑舞语 于 2014-7-2 19:27 编辑
最后那个进球,梅西固然是最关键的人物,但是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帕拉西奥。
关键在于:小辫子拉出来了,使得对方阵型一下偏右了,然后从左中场过渡给中路梅西,梅西再突进,再分右路肋部空挡。整个进攻在一直向前的运行中,发生了左中右的横向变换,这样横向一拉扯,对方后卫很难迅速补位了;
所以说,这个进球除了梅西的个人能力必不可少之外,也是辫子的跑位意识,梅西的突进能力,迪马利亚的包抄的结合。没有辫子那个纵向的回撤,是不会出现空挡的。当然,除了梅西,世界上也不会再有第二个球员,面对那种情况下,拿球推进处理得那么干脆利索,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换成内马尔、换成罗本、换成伊涅斯塔,都不行,只有梅西行!
所以觉得,伊瓜因比帕拉西奥所缺乏的,就是这种纵向拉扯的意识和能力,他现在的拿球能力、状态,也不适合这样做(当然帕拉西奥的状态貌似也不在最佳,这个另论,但是他意识还是在)。如果他能,比如伊瓜因突然从前面纵向回撤,拿球后交给梅西,梅西突进;这时候对方后卫因为伊瓜因回撤,会短时间失去盯防目标,拉维奇、迪马等边路球员伺机从边路向中路斜插,边后卫外围边路包抄,突进中的梅西向禁区一传。。。这样,有了中锋的回拉,边锋的斜插,再结合梅西的突分能力,这进攻就活得多了。
其实论抢点,今天伊瓜因的表现已经比小组赛好多了;但是相对本泽马来讲,伊瓜因冲击力一般,不属于强力中锋,所以他这样的中锋,面对密集防守要想打活,就必须要大范围扯动,和队友多纵向、横向换位。他扯出去(无论扯到中场还是边路),中场或边路的无球队员空切进来,这样对方防起来,难度就大多了。
从对伊朗、对瑞士来看,面对密集防守,面对大巴,阿根廷更多的打法,还是边路传中,如果换成本泽马,也许可以,伊瓜因的话,他的冲击力,这样打不成的。
@showfun @苍生劫 @大陀螺 @悠游林下 @四大不空 @beat_bob @grace722 @Rafael_Nadal @总督 @bazooka @英超惨了 @河口之子 @WAYGEE @mcruz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