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74|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为证,浅谈我阿三角短传攻击快艇模块成雏形等亮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6 07: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17 10:35 编辑

先说明一下,视频集锦取之新浪的,有广告,没办法的,童靴们先忍耐一下,等优酷视频出来了再补充吧。

另外,现在发视频也要费一番周折的。嘿嘿

24-25楼,有espn出的全场录像,英文解说,镜头效果和清晰度比新浪视频clips好看多了,有兴趣的可以好好看看的。

一、阿根廷14脚传递烟枪助攻 梅西贴地斩


视频1

在中场,梅西成为三角短传的中心,随即又到了前场,成为破门那个最佳点。当然阿奎罗在前场中路接到小马直长传后一脚回敲是拉开这次中场三角短传序幕的最有智慧的起始点。

在梅西成为中场短传三角核心驾驶三角式移动中,那个与梅西同时传动的是加戈,他分球给左前方的天使,后者长传分球给中路禁区前沿的昆,拉开了最后一击的狂潮闸门,最好结局还是三角式进攻:昆接天使长传而同时卸球分球一气呵成,西瓜左侧下底后再回敲给跟进至禁区线上梅西,阿奎罗分球给西瓜同时也在向另一侧扯动,这就瞬时形成完美的倒三角型,要射门有空档若要传球还有角度,而梅西立即成为那个最终最佳进攻时机的终结点。这是优秀球员意识流在驱动。

二、小马多次直传,成为进攻的原始的重要的驱动力;加戈中间过渡传球也功不可没的

上面那个不再赘述了。

1、第一次有效的直传/直塞制造点球良机


视频2

32分钟点球赢得时,就是小马插上的一脚直传撕破对方防线,索萨直入禁区造成那个第二次出场德国队比赛守门员齐勒扑到犯规被判极刑。

整个情情形是,从后场压上的小马(?)传球给过了中线的左边路的加戈,加戈直传给跑到前场左路边的西瓜(索萨也在附近跑动),西瓜带动了防守队员2-3名跟进、在对方紧逼中立马回敲给加戈,加戈在向内平传给插上靠中路的小马,小马在对方紧逼中立马送出直塞球,索萨同时反越位成功直入禁区造点。这几次快速一脚传球和扯动配合形成了直塞球造点球的良机。这是左路4名球员简练精准传球的一系列传动的有效配合,小马直塞时,他、加戈、西瓜和索萨四人站位瞬间形成大致的平行四边形,使得德国人防守队员疲于奔命也无济于事。

2、65分钟时,小马第三次有效力的斜长传,堪堪从中路打出一条让梅西最终形成单刀破门良机的绿色通道,可惜梅西射门差之毫厘,令人惋惜不已


视频3

梅西拿球之前,是西瓜,因为头上有伤有包扎能判断清楚。那个倒地时将球拨给西瓜还是加戈吗,看不清楚的。其实,后场发起长距离精准斜传的是不是小马?俺也是从人形和动作上来判断的,新浪视频不太清晰的,说得不到位的地方,大家海涵了。这四人传球配合几乎形成中路进攻的直线一条龙模式,尤其是后面三人传动。

三、三叉戟中西瓜频频扯动和做球,对上述三组传动配合进攻系列的顺利完成,也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替补的昆,也是扮演“梅西身后男人们”的如此作用的

开场不久就有个右路包抄攻门中柱,下半场也有中柱射门,这不是发言的重点,要说的是他几次在配合攻击中回撤、扯动做球以及助攻的表现

由视频2中可见,在第32分钟时制造点球的那次系列传切配合中,他体现了跑位扯动和传球的良好作用,他从中路向左边路扯动带动了对方防守2-3球员跟进;

由视频1可见,在第52分钟左右时那个14脚传切配合中,西瓜下底且回敲贡献了助攻,之前也在扯动;回撤中场的阿奎罗,不仅将小马直传回敲从而真正启动这次中场三角模块形成,而且在最后总攻阶段那一脚接球卸球传球一气呵成的渡让,体现了其高超技艺和优秀前瞻意识,与西瓜的默契可谓心心相印。

由视频3可见,在第65分钟左右时小马后场直传-加戈中场顺势拨球-西瓜脚后跟传球-梅西成单刀,从中路三脚传递就构成一条龙式的单刀,这比梅西过去1人硬突闯关,爽得多!虽然,梅西风骚挑射稍稍偏出,令人扼腕叹息不已,但这次后场到前场长距离一脚传球毫不拖泥带水的一气呵成配合,令人即使不泄也高潮半把吧,骚瑞了。(顺带说一下,梅西似乎可以再传向前向外扯动的西瓜的,西瓜也有机会再传给梅西的,那么估计那时连守门员晃过了)

以上三次配合中,从后场传球开始到最后射门/造点,对方防守队员没有摸到球的。这可是多次成功传切配合吧。

四、小结

首先,这种中场的三角式短传快进,就好比两栖登陆战艇,这种传动-攻击小组,能突破能进球,能突破封锁也能攻破堡垒,自己还不损伤毫发,令球迷岂不快哉?!一大特点是,射手们也参与传动,角色还不可或缺,他们不仅仅做最后攻击波终结环节那么单一角色。

其次,用3-4名球员快速传切配合为基本进攻单位,取代所谓中场核心一人来掌握控球和出球点,改变这种随时会被卡死的进攻套路单一化,是这几组镜头中共同点和大亮点。还有,这几次进攻中,对方防守队员都木有摸到球的,呵呵。

阿根廷中场木有所谓板鸭式双核球员,但是由三四个小核组成“移动长城”且又变身为小快艇式而乘风破浪,介个还是可以有的。只要顺利将球过渡到前场,由三叉戟来形成最后攻击波,就ok了!

再次,俺们同时看到,加戈在中场的简捷的过渡作用还是很大的,尤其不粘球,使得对方对我方攻击手的拿球木能第一时间去破坏和有效干扰的。

第四,三叉戟回撤,以及扯动,也是打乱对方防守阵型的一大利器,西瓜在三次进攻中传球和扯动,都是不可或缺。第二个进球中,阿奎罗第一时间中场接球和回敲,梅西在随后三角短传移动成为中轴,最后攻击中西瓜的回敲和昆的扯动,都是中场三角移动在前场延续,更令人对手防不胜防。

第五,不少球迷在诟病小马对进攻的贡献,可是这场比赛,几大亮点中都离不开他的直传发起最原始进攻力。这是更令人期待的事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9:01:17 | 只看该作者
2012-10-13 南美世预赛梅西个人秀:阿根廷 vs 乌拉圭



这个视频中,梅西无论从中场组织推进还是前场快速配合时传球多为短传地面球,就连主罚进那个任意球也是地滚球,竟然骗过了对方所有队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2-10-10 10:11:16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中场的控制力能够再加强点就最好了。

点评

正点!  发表于 2012-10-16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10-10 10:09:20 | 只看该作者
萨贝拉还是有一定水平滴,只是目前局限于球员的水平,防守还有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1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10-6 19:24 编辑

我们再来看一下梅西的另外两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助攻,可惜队友的最后处理没能将小跳蚤的传球化作得分。在小法进球之前,就曾有过一次如此的配合。第46分钟,梅西中路与队友二过一之后为法布雷加斯送出斜传,可惜小法最后的射门滑出球门,如图9—11。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小法的射门偏出远门柱
  
解析:
梅西准确发现了本菲卡右路肋部的空当区域,只是法布雷加斯的射门差之毫厘,不过9分钟后两人再次如法炮制,将比分定格为2比0。

梅西在第70分钟还有一次绝妙的斜线传球,依然准确穿透了本菲卡的这个空当区域,只是这次插上的换成了佩德罗。要不是“妖刀”的停球过大,否则梅西将完成本场比赛的助攻帽子戏法,如图13—15。


图13哈维左路传球转移

图14 布斯克茨不停球直接给梅西

图15 梅西同样不停球,直接斜传给已经插上的佩德罗
  
解析:
1、图13、图14中,哈维与布斯克茨横向快速传球时,本菲卡的后防线站位是非常好的。
2、但请注意紫色圈内的佩德罗,当巴萨横向传递时,佩德罗准确发现了本菲卡右路肋部的这个看似并不明显的空当,并随皮球的横向运行而向内跑动靠拢。
3、图15中,梅西不停球的直塞并没有降低同时起动的佩德罗的速度,可惜后者过大的停球浪费了梅西的妙传。
  
现在的梅西越发成熟,很少能看到刚出道时那种过连续的盘带过人和于万将之中斩对方首级的镜头了,如今非常及时和精准的传球与助攻则更加彰显了小跳蚤的成熟与非凡的大局观。可以说,梅西本场的表现诠释了“不仅能够成为对球队重要的人,也可以成为对队友同样重要的人”这句话的含义。(董午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1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10-6 19:20 编辑

【转帖】图解梅西如何变成助攻狂人 小法桑切斯佩德罗全受惠

新浪体育讯 2012/2013赛季欧冠第二轮,巴萨(微博)客场2比0拿下本菲卡,延续着欧冠上的胜利。此役,巴萨交出了华丽的答卷,高达79%的控球率和92.9%的传球成功率明显昭示着巴萨完全的优势。两次破门均来自梅西的助攻,只是进攻和最后破门的方式不同而已。
  
的确,小跳骚串联起了巴萨的进攻,在433的阵型当中,梅西位居锋线上的中锋位置。但比赛过程表明,梅西更像是个前腰,多次回撤接球,担当起哈维与锋线之间联系的任务。而梅西回撤之后,给前插意识和能力非常出众的法布雷加斯和佩德罗等人创造出了更大的插上空间,而事实也证明,梅西出色的发挥成为了巴萨获胜的关键。
 
第6分钟,梅西左路策动进攻,吸引了对方四名队员的同时与阿尔巴做出传切配合,随后的低平球传中成就了桑切斯的抢点破网,如图1—4。


图1 梅西吸引了四名对方队员


图2 阿尔巴为梅西送出直传


图3 梅西低平球传中,桑切斯抢点

解析:
1、图1、图2中,梅西吸引了至少三名防守队员的注意力,因此,本菲卡的中路则显得相对空虚。  
2、图2中,桑切斯包抄抢点过程中,一直用身体扛住侧后方盯防自己的队员,卡住了身位,正是这个身位为为随后的抢点铲射奠定了空间上的优势。
  
巴萨的第二个进球发生在下半时第55分钟,梅西中路回撤接应布斯克茨,转身摆脱并吸引了本菲卡所有中路防守队员的注意力后巧妙地将球分到左路肋部的空当区域,后排插上的法布雷加斯左脚施射扩大比分,如图4—8。


图4 梅西回撤中场接应布斯克茨传球
  
解析:
图4中,梅西回撤中场中路接球,此时,本菲卡的中后场防线站位很好,并无漏洞,而中场也对巴萨的前卫队员贴身盯防。


图5 梅西转身突破
  
解析:
梅西转身突破对手,此时6秒钟之后将要破门的法布雷加斯还在中场左路游弋,距离对方球门的位置甚至要落后于梅西,而本菲卡的中场防守,由于梅西的个人突破,显得有些凌乱。


图6 梅西分球给小法


图7 法布雷加斯破门
  
再通过另一个角度的画面截屏,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梅西送出助攻时的情况,如图8。


图8
  
解析:  
1、梅西在中路带球疾进时吸引了本菲卡6名防守队员,这个数字占到了本菲卡半支球队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说,本菲卡一半上的防守球员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梅西的身上。 

2、请注意图8中蓝圈中的这名本菲卡防守球员,梅西的带球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名防守队员的身位是面向内侧的,而此时他身体侧后方暴露出了真空区域,在法布雷加斯高速插上的时候,梅西及时送出了斜传助攻。蓝圈中的防守队员再想转身回追,为时已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04:31 | 只看该作者
梅西最近几场在巴萨比赛,所起角色越来越像前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02:32 | 只看该作者
agtpolo 发表于 2012-8-22 12:10
目前的阿根廷运动战中队员之间的位置很不均匀,参差不齐。以中场以梅西为核心的小区域配合为例,小区域配合 ...


贝尔萨防守很好吗?这是个问题呀

焦虑型教练很难在防守方面有耐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8-28 18:44:51 | 只看该作者
西超杯首回合,又是小马长传助攻佩德罗打进扳平比分1球!

好样的,国家队如此,巴萨亦如此,这是阿根廷队之大幸

加戈和蒂诺科斯塔搭档瓦伦双后腰,两场两平,客战皇马1-1,主战拉科鲁尼亚3-3

要说一下主场迎战升班马拉科鲁尼亚,从2-0领先,到3-3被逼平,加戈受伤下场是个分水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2-8-28 18:39:31 | 只看该作者
maradoona 发表于 2012-8-23 11:40
前三十分钟几乎没有吧,有的话也就一次,罚下那个一人去影响却是有的,但是阿根廷也确实踢出了连续的配合, ...

那个造点运动竟然是18次传递,从守门员罗梅罗开始到小马直塞助攻,德国人竟然没能碰着皮球一根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2-8-23 11:40:15 | 只看该作者
前三十分钟几乎没有吧,有的话也就一次,罚下那个一人去影响却是有的,但是阿根廷也确实踢出了连续的配合,这配合关键就是前场那几下,中后场倒脚实在是没啥看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2-8-22 12:10:28 | 只看该作者
目前的阿根廷运动战中队员之间的位置很不均匀,参差不齐。以中场以梅西为核心的小区域配合为例,小区域配合范围内往往有3人左右,但在3人左右的小区域配合中的移动(或推进)过程中,小区域外围的阿根廷队友相隔甚远,这会使有可能造成的隐患有两点:一是小区域外围的阿根廷队员与这3名左右在小区域参与配合的阿根廷队员形成不了呼应,球路极容易被断;二是一旦球路被断后,由于小区域范围之外的阿根廷队员相隔很远,使得阿根廷不能在第一时间形成阻截,而让对手轻松传球配合,造成危险。

巴蒂斯塔执教时期的阿根廷在友谊赛中的小配合打得也是很销魂,比如对西班牙的比赛,但由于队员在运动战中位置不均匀、不平衡,使得到正式比赛时抗打击能力很差。虽然有临阵换人等原因,但这种就不是主要原因。

目前的阿根廷对仍然能看到许多马拉多纳和巴蒂斯塔时期分别留下的影子,要想彻底改善,任重道远。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场友谊赛的上半场的前25分钟,阿根廷是很被动也很危险的,一旦先丢球,后果将很严重。

我觉得,在球队的防守体系方面,萨贝拉可以多学学贝尔萨,贝尔萨的阿根廷防守体系非常严谨,队员在运动战中位置比较均匀,基本上是人盯人。当然,在进攻方面,这支队伍要好于贝尔萨的队伍,起码在小配合方面不是很机械,不拘泥于刻板的战术,很具有想象力。但在防守体系方面一定要坚决执行战术,队员在运动战中的位置不能变形,对手拿球的第一时间一定要有人逼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2-8-21 01:14:38 | 只看该作者
蒂诺·科斯塔现在和加哥在搭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2-8-20 23:19:29 | 只看该作者
萨贝拉本质上不是在维护结果,而是在维护和延续球队的打法,如果真的想稳稳赢下比赛,他下半场根本不必撤下索萨变阵,现在和佩克尔曼时代的情形大不相同了,那个时候阿根廷球员整体跑动的意识尚在,球队怎么调也不 ...
showfun 发表于 2012-8-16 21:07

完全同意,萨贝拉就是在通过为数不多的友谊赛机会磨练球队的配合意识,暂时是没办法锻炼新人了,以后再等机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8-20 23:16:18 | 只看该作者
萨贝拉本质上不是在维护结果,而是在维护和延续球队的打法,如果真的想稳稳赢下比赛,他下半场根本不必撤下索萨变阵,现在和佩克尔曼时代的情形大不相同了,那个时候阿根廷球员整体跑动的意识尚在,球队怎么调也不 ...
showfun 发表于 2012-8-16 21:07

完全同意,萨贝拉就是在通过为数不多的友谊赛机会磨练球队的配合意识,暂时是没办法锻炼新人了,以后再等机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8-17 14:03:5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阿根廷队换人练兵,还是保守些

德国队替补,普遍比首发主力表现要好些
替补门将扑救了点球
替补后卫胡德维斯打进1球
替补中场\攻击手格策送上助攻
替补许尔勒比厄齐尔表现好多了

相反阿根廷队替补,仅昆上去后带来进2球好运,他也在其中都扮演了不小作用,使得首发梅西、瓜和天使,能在进攻中有机结合起来,其他三人在其各自位置上没有发挥明显作用的,当然比主力还要差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2:50:0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的一篇帖子,慢慢又要变成了对哪个教练更喜好的争论了,无聊
刀客 发表于 2012-8-17 12:45


谢谢提醒

向前看,不要老纠结于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8-17 12:4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刀客 于 2012-8-17 12:49 编辑
所以当时贝尔萨、老马友谊赛都赢了德国的时候你们信心也同样的迷恋、热赞。

而佩克尔曼遭你们讨厌就在于这点。佩帅友谊赛就是纯用来练兵,大赛才知道了哪种套路管用。

每次看到阿根廷教练友谊赛拼命维护结果, ...
铁帅 发表于 2012-8-16 20:07
好好的一篇帖子,慢慢又要变成了对哪个教练更喜好的争论了,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2:4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17 12:48 编辑
所以当时贝尔萨、老马友谊赛都赢了德国的时候你们信心也同样的迷恋、热赞。

而佩克尔曼遭你们讨厌就在于这点。佩帅友谊赛就是纯用来练兵,大赛才知道了哪种套路管用。

每次看到阿根廷教练友谊赛拼命维护结果, ...
铁帅 发表于 2012-8-16 20:07


老马与贝尔萨,区别很大的

老马不是专业教练,凭的是直觉,接收时又是非常时期,结果不说了。但是他上任以来有海选啊,“绝世闻名”,肿么能说没有练兵呢?呵呵

贝氏是专业教练,也有自己的足球思想和风格,而用谁不用谁,早就心里有主的。

老马也给国米三杰都有机会的,只是最终带去了岩石,很纳闷的是岩石并未像友谊赛打德国时那样出现在最重要的比赛里,至今是个迷!

说道老马10世界杯上打德国时排兵布阵,确与友谊赛有出入、思路也不同,但这与你所说重视友谊赛而大赛胡乱排兵,还不是一回事。

打德国队排兵布阵,显然受了大胜墨西哥的影响,战术上和场上所体现的轻敌思想也罢,重攻轻守思想也罢,以老马球员时对德大赛的1胜1负经历来讲,他绝对不会一点不重视德国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2:23:21 | 只看该作者
路透社报道题目很有意思的

Tidy Argentina finally bring out the best in Messi

大概是说,进攻有序的阿根廷队终于可以为梅西创造最佳环境了

全文如下:
-----------------------------------

Tidy Argentina finally bring out the best in Messi
Thu Aug 16, 2012 10:55am GMT
By Brian Homewood

FRANKFURT (Reuters) - After a rollercoaster ride under Diego Maradona followed by Sergio Batista's failed attempts to imitate Barcelona, Argentina are once again beginning to look a threat to the world's top sides.

This time last year, the blue-and-white striped shirt appeared to act as a millstone around Lionel Messi's neck, transforming him into a forlorn figure shorn of his Barcelona exuberance.

Since then, coach Alejandro Sabella has found a formation which, although still vulnerable at the back, is capable of giving Messi the ball in his favourite position around 25 metres from goal, allowing him cause mayhem among opposing defences.

Argentina have won their last five games, continuing the run with their 3-1 win away to Germany on Wednesday, and Messi has scored nine times in those matches, including two hat-tricks.

Despite missing a penalty, Messi led the Argentine attack, got on the scoresheet in the second half and helped the South Americans create a hatful of chances, albeit against a German side down to 10 men since the 31st minute.

"The good thing is that we have managed to win a number of games in a row," Messi told Argentine media. "We've been inconsistent now for several years, but now we seem to have found our way."

Argentina's instability set in after the 2006 World Cup when Jose Pekerman decided not to continue following the quarter-final penalty shootout defeat to Germany.

He was replaced by the Alfio Basile, an old romantic who, with his slicked-back hair and gravel voice, might have stepped out of a 1950s tango club.

Basile based his side around the mercurial Juan Roman Riquelme but, increasingly seen as old-fashioned and out of touch by his players, quit in 2008 following a string of World Cup qualifying draws.

That opened the door for Maradona, who was swept in on a wave of popular demand.

His presence turned the side into something of a circus, providing huge entertainment value, but he often appeared lost as a coach and a series of defeats left them in danger of missing out on the 2010 World Cup.

Eventually, they qualified but were thrashed 4-0 by Germany in the quarter-finals. Maradona quit in a row with the federation over his coaching staff.

Amid all of this, Messi struggled to reproduce his club form, leading to some vitriolic criticism which even questioned his patriotism.

Batista, Maradona's replacement, never solved the riddle either, despite saying he wanted Argentina to play like Barcelona.

Having conducted all sorts of experiments, the 1986 World Cup-winning midfielder was unceremoniously fired after Argentina were knocked out of last year's Copa America in the quarter-finals on home soil.

Sabella, thrown in at the deep end one year ago, started badly with a 1-0 defeat to Venezuela in the World Cup qualifiers but has since steadied the ship.

He has settled Sergio Romero as the goalkeeper, a four-man defence with Federico Fernandez and Ezequiel Garay forming the partnership at the centre, and Javier Mascherano and Fernando Gago patrolling the area in front of them.

It may not be the strongest defence in the world, but with Argentina's wealth of attacking riches, it does not have to be.

Against the Germans, Real Madrid's left-footed winger Angel Di Maria was employed on the right, himself producing some mesmerising moments, with Gonzalo Higuain as a genuine number nine and Messi playing slightly behind.

Sabella added Sergio Aguero to the mix after halftime, Messi thrived and the Germans simply could not cope.

"In the second half, Messi combined well with Aguero who gave him more options," he said.

"We played as a team," added Sabella, something which has not always been the case in the recent past.

© Thomson Reuters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af.reuters.com/article/idAFJOE87F04820120816?sp=tru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2:1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17 12:16 编辑
分析球队实力罗列硬铁赛事结果是必须的,但凡是没有刨除友谊赛结果的,永远分析不出正确实力。不服的话大赛等着瞧。这几届世界杯、美洲杯的大赛结果每次都证明了我赛前的分析。 ...
铁帅 发表于 2012-8-16 20:19


现在,并未以此去判断阿根廷队实力的,而是说出现了好的迹象。

不能仅从老眼光或者静态和端点的角度来看问题,质变需要量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2:10:2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原来youtube上有个视频研究巴萨的三角短传,最后的结论是。。。任意三个人无论怎么传,它都是个三角形。。。看的是这三角形的大小了,等不等边,就是巴萨每个人和梅西保持的距离 ...
潘帕斯海盗 发表于 2012-8-16 20:05


巴萨的三角短传历史悠久了

远的不说,就说从瓜开始,也有三年多演练了,能不娴熟吗?!

呵呵

阿根廷队有此好的迹象,还是值得肯定,以期变为由阿根廷特色的三角短传来

阿根廷以前就有行云流水和短传渗透两大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1:5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极狐 于 2012-8-17 12:05 编辑
裁判员严格执行规则把德国罚下一人,其实是毁了阿根廷队一次不错的热身机会。

如果世界杯裁判也能这么公正我就太高兴了,友谊赛实在高兴不起来,反而更难过。因为我知道那些漂亮配合在正式大赛遇到11个人的德国队很 ...
铁帅 发表于 2012-8-16 19:58


正式的大赛,裁判能这么按章办事当然好了

可是这场比赛,也不是商业比赛吧,不会为了照顾大牌明星而取悦一方球迷吧

在德国队主场,裁判对主队判点球和红牌,按照俺们思维定势,那更应该考虑主队便利和面子问题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只能说这名老外主裁判,基本上死脑经按规则办事,因为人家是毫不犹豫掏牌的。

事实上,赛后报道中,俺看到的老外标题中一个也没有提及10人德国队字样,也罕见谈及裁判的判点和红牌负面影响的。

纠缠于此的,全是中文媒体,和天朝的球迷。很奇怪的思维和价值取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8-17 11:53:5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离14年还有2年时间,感觉除了费尔南德斯,萨巴莱塔,小马,前场攻击4人组位置比较稳之外,其余的位置,都希望实用的萨贝拉能挖掘出更好的人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1:52:11 | 只看该作者
加戈不知道能否换成坎特罗斯或者蒂诺?
总感觉坎特罗斯好像还蛮不错的
阿根廷果冻 发表于 2012-8-17 11:36


坎特罗斯,俺不熟

你说的第二个人是蒂诺·科斯塔吧,他跟小马搭配过吗?他的远射不错,但是位置感如何?防守如何?不得而知

重要的是教练要给他机会来试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5-7-6 02: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