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马拉里克梅西 于 2014-6-17 21:08 编辑
是的,阿根廷传统作风是很硬朗,涌现出许多血性球员,但这只是表面,阿根廷面对身体强壮的球队取胜的根本,绝不是所谓的硬朗,而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86年世界杯,面对人高马大的英格兰、联邦德国,靠的不是马拉多纳的精神,而是马拉多纳的智慧和技巧;1990年世界杯在巴西的大举进攻下,也是靠的马拉多纳的智慧和技巧送出一记传球,卡尼吉亚顺手拈来写意式的一射打进制胜一球;1994年世界杯,马拉多纳老而弥坚,更是凭着智慧和技巧,而老马被罚下后,阿根廷是浴血奋战、血性十足,但缺少了以柔克刚,最终被淘汰;1998年世界杯,奥特加在中路面对英格兰壮汉,也是避实就虚、四两拨千斤,游刃有余…..2006年,里克尔梅轻描淡写,把德国累得气喘吁吁,如果不是东道主4强是底线的潜规则,阿根廷绝不会失败。
2002年世界杯,阿根廷打得刚猛有余,队中壮汉林立,血性十足,结果小组回家。2010年,老马强调血性、刚猛,并钦点血性、刚猛的球员打前锋,一干人等盯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结果被打得头破血流。。。
不能忘记2010年对德国一战,之前,在天使+小马+贝隆+梅西的中场配置中,贝隆的精巧和智慧加上梅西的灵动,一时也是风生水起,但到了对德国的那场球,却撤下了贝隆,上了大马,力图加强中场防守,结果,惨案发生。回想这起惨案,并不是我们没有机会,但进攻中毫无章法,所以,我们输在了进攻的效率上,而不是输在防守上。如果阿根廷进攻效率高,那么进球后,阿根廷则变为主动的高效防守反击,也许会更加扩大比分优势。
这次对波黑的比赛,阿根廷派上狼牙山五壮士,摆出血性的532,试图在硬朗性上压倒对方,结果却未能如愿。而智慧灵巧、四两拨千斤型的加戈上场后,立刻妙笔生花,帮助阿根廷扭转局势,阿根廷立刻扭转战局。
面对欧洲身体强壮性队伍,我们如果试图从身体对抗和硬朗、血性上去抗衡,无异于自寻死路,因为天生的人种力量劣势(尽管阿根廷是欧洲后裔,但不知为什么阿根廷身体普遍弱于英美德法等国人),使你无法在这方面战斗半点便宜。阿根廷的优势就是智慧和技巧,和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理念。
所以,阿根廷一定要坚定4后卫的打法,既然我们已经磨合的差不多、屡试不爽了,为何不把它继续精雕细刻,让他更完美、更有效率呢?
我们的最大优势的代表是梅西,而梅西并不是力量的象征,而是技巧和智慧的象征,既然以梅西为核心,为什么我们不去从技巧和智慧上深入下功夫呢?2011年美洲杯上因某些球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力量和血性而失败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为什么不吸取教训呢?
记得萨维奥拉吗?在2006年世界杯前,已经远离主流视线,但就是这个缺乏力量和身高的小个子,用他的智慧、技巧和对场上的敏感洞察,在阿根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4脚传球的始作俑者哪个又是力量型和血性的呢?
所以,坚信加戈,许多人对他书生般的气质和浪漫的踢球风格担心至极,我想大可不必,加戈就是2006年的里克尔梅,他是阿根廷“一类保护”的为数不多的稀有“动物”了,他能适阿根廷融入智慧和技巧,起着并帮助梅西实现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赢球理念。还有阿奎罗,他的灵动和智慧、技巧,就像当年的萨维奥拉,我们为什么总是担心他的身高和力量呢?为什么总是想着拿下他呢?
给加戈、阿奎罗机会吧,他们才是梅西足球心灵的开启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