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2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拾萃】 阿根廷:世界尽头的矛盾和摇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9 15:2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虎扑 @博爱翎儿

【写在前面】
大家都看球去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抽空看这个系列,特别是各位阿迷们……
作为见证两代阿根廷球星的(伪)球迷,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旋律也已回荡多时。不过,比起阿根廷足球,阿根廷的政治历史却是各种纠结复杂,也有好多好多故事可以讲。说到足球就不得不说马岛战争的恩怨,但这次我着笔还是比较宽,希望展现一个全貌,因此每处着墨都不多。也请各位拉美研究的达人们多多补充指正。




阿根廷足球队曾经辉煌过,但在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中,他们的出场和谢幕往往都带有一些悲情。每年我们都期待着蓝白军团的横空出世,但又总是唱着“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而目送他们走远。毫无疑问,阿根廷的足球风格令人欣赏,足球故事令人向往,而他们的足球又不仅仅是足球,可能还有着绵长无尽的民族迷思和历史回忆。

即使梅西12岁的时候就离开了祖国,与他的拉玛西亚小伙伴们朝夕相处,眼见他们捧起大力神杯和欧洲杯让他艳羡,但他依然会深情地向祖国表白:

“我早就想到了西班牙会召唤我,那是一次非正式的接触,但我一直都强调,我只想要为我的祖国效力,因为我热爱阿根廷,我只能感受到阿根廷球衣的颜色。”梅西表态,“我想要让阿根廷人开心。……阿根廷是我的祖国,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改掉阿根廷口音,但我不想改掉,因为我不想失去任何能让我和祖国产生认同感的东西。”(据西班牙《世界体育报》采访)


还是从足球说开去吧。阿根廷,沿着安第斯山脉的东面一路往南,从繁忙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直走到乌斯怀亚的“世界尽头”,阿根廷这个国家有着几分与生俱来的孤独。和他们的邻居、热情而不拘小节的民族熔炉巴西不同,也和其它的拉美民族不太相容,阿根廷的性格中带有几分冷峻和独立——你说自豪也好,自负也罢,这些情感也融入到了他们的足球之中,带着强烈的民族性,被每个阿根廷人心心念念地追随。

可是他们又处在矛盾中——国土通向世界尽头,而他们的身份却在碰撞中既清晰又模糊。与拉美不一样的肤色,与欧洲斩不断的丝连,让他们摇摆。而冷峻的历史和现实又让他们清醒。足球,成为了这个民族的寄托,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见证的风雨艳阳。

民族:脱胎于欧洲,但又不同于欧洲

阿根廷作为现代国家的历史要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讲起,而阿根廷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型,也脱胎于殖民时期。从西班牙的拉普拉塔省开始,西方白人的登陆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除了一支遗世独立的游牧民族高乔人(白人和南美土著混血),南美土著的土地们被殖民者占据,在战争和疾病中幸存的20余万土著被逼到了巴拉圭界边缘。这片气候宜人、广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便成为了殖民者们眼中最肥美的牧场和矿藏地(阿根廷的Argentina有“银矿”之意)。

18世纪到19世纪,拉美国家反抗殖民者的浪潮掀起,成长中的阿根廷人自然也不甘由殖民者们把握命脉。其中,克里奥(creole)人成为了重要的一支。

在拉美其余地方,克里奥有“混血”和“糅合”之意,而和克里奥一起出现的概念,还有梅斯蒂索(Mestizo,白人和土著印第安人的混血)、穆拉托(Mulato,白人和黑人的混血)、萨姆波人(Zambo,土著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混血)等等,标示着这些人的身份和属于他们的社会层级。

虽然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口中,拉美人会建立一个“众国之国”,各个种族最终会汇为一个“宇宙民族”,但在阿根廷,“克里奥”则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概念,即在美洲出生的白人。这些双亲都是“白人”的克里奥们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却不得不比驻扎殖民地的“真正欧洲人”要低一等,在利益分配上饱受强硬制约,于是他们反对殖民者的控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走向通向上层的通道。而土著和黑人则继续居于社会角落和城市边缘,甚至无法参与融合。

从1816年阿根廷宣告独立,到20世纪初,帮助阿根廷从军阀混乱的统治和内战中走出来的,还是与欧洲的联系。曾经引领独立的那帮克里奥人,逐渐成为了势霸一方的庄园主和大资本家,而真正为阿根廷经济做出贡献的,还是源源不断到来的欧洲移民。大量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跋涉而来的移民们,一部分抱着几分类似于美国西进的精神远垦潘帕斯,开拓牧场,把阿根廷变成了全世界牛肉之源;而另一部分则聚居与大城市,从事自由贸易,使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为了南半球最繁忙的港口。总而言之,这帮人“从欧洲带来了知识、工业和创造文明国家的工具。”(萨门托总统语)。1910年,阿根廷的700万人口中有一半都是新晋的移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几乎每个家庭都与外国人结缘。


中学地理插图……

20世纪初,阿根廷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当时欧洲人羡慕一个人富有时会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有钱”,就跟我们现在提“中东石油王”和“山西煤老板”一样,个中带有轻蔑,但更多是羡慕嫉妒恨。但实际上,他们的文明也在这时候烙下了深深的欧洲烙印,与安第斯山另一端的智利和秘鲁等渐行渐远,跟巴西更是大相径庭。

就连足球也是一帮英国外派员带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不过很快也扩散成了阿根廷的全民运动。虽然跟任何地区的欧洲中心论者一样,英国人起初不高兴带本地人玩儿,但后来本地俱乐部的崛起还是来势汹汹。不过,每个队都有一个英语名的传统,也保持了很长时间。

历史与政治:国家与自我的一次次重塑

欧洲传统是阿根廷人的一面。而自我意识和民族主义的不断塑造,又是另一面。阿根廷的语言,文化和足球,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承载着这一面的历史和情感。这样的民族旋律不似古巴、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般昂扬,也不似巴西一般随和,而是多了几分执着与忧愁。

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移民们便是这样。他们大多来源于欧洲社会底层,在工业革命和机器的压榨下逃离,带着期冀来到新大陆。但在阿根廷,他们却依然作为劳工阶层,居于社会中下层,还裹挟着挥之不去的乡愁。著名的探戈就诞生于城乡结合部,诞生于充斥着海员和小商贩的嘈杂小酒馆——这样的舞步,节奏鲜明硬朗,却带着几分悲壮的情绪,诉说的往往是不那么遂人意的故事,和轻快的桑巴和伦巴不是一个风格。但这种糅合了黑人玛祖卡和欧洲音乐的舞蹈,却渐渐突破了阶级局限,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民族标签。

他们的语言——一种带有意大利语风格的西班牙语,也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色彩,带有鲜明的阿根廷标识。足球也是一样,对英国入侵者文化的吸收,最终变成了反抗的一种形式,那些从本土民众中走出来的俱乐部(例如辗转城市各处,曾在某条河的河床上训练的河床队,虽然经网友补充指出现在所居之处已是富人区),承载着大众的期冀,成为弥合阶级代表民族的标杆;以至于在2011年河床队因为经营不善降级时,全阿根廷人都为此唏嘘哀叹。

而在政治上,带着草根色彩的民众主义,成为了形塑阿根廷民族政治的重要载体。反抗殖民渗透和旧权贵,利用民众、特别是城市劳工的支持表达出独立的政治态度,带有几分激进乃至*河蟹*色彩。从20世纪初的伊里戈延,到二战后鼎鼎大名的贝隆(又译为庇隆,他老婆就是著名的贝隆夫人,也就是《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出处),民众主义曾两次拯救阿根廷于经济衰退和社会反抗的水火中,摆脱前殖民者和地区霸权力量的控制,以国家之力扶持经济发展、并赋予民众以政治权利。直到现在,阿根廷的工会力量之强,民众福利之好,也是拉美国家中少见的。


但实际上,阿根廷的历史,却充满着摇摆和矛盾,表现为不断的动荡政变,军人和文人交替执政,和国家发展路线的不断180度大回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阿根廷推崇自由贸易,作为一个初级产品出口国,凭着牛肉大赚;但这短暂的辉煌之后,20世纪30年代却几乎被工业时代抛弃;几十年后,又在普雷维什等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指导下,挟民众运动风潮建立起威权政府,打出独立自主发展的旗帜,由国家主导工业建设和进口替代经济,取得不斐成绩;但几十年后,在内忧(拉美经济危机)外患(马岛)交织之下,国家又走入一段风雨飘摇,政府又转向美国和自由主义的怀抱;世纪末的经济危机一盆冷水浇下,克里斯蒂亚夫妇带着阿根廷又回头走上了独立自足的道路……

这样的矛盾,或许与它们骨子里的欧洲认同有关——虽然马岛战争打出阿根廷和英国深仇血恨一般的感情,以至于每次世界杯上的相遇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但实际上英国人却曾是阿根廷牛肉和牛皮的最大买家,一度让阿根廷人在西班牙面前腰板颇直;独立后,阿根廷也秉持了与欧洲人做买卖的传统,和拉美兄弟们倒关系不太紧密。而另一方面,阿根廷又一直希望建立自己在拉美甚至西半球的影响力,建立属于阿根廷人的强大国家,在美国向南美伸来触手的时候,把持着德雷克海峡的阿根廷却时不时发出几个不和谐的音符,也不理会苏联的“共产渗透”。在两者的交替影响下,阿根廷人努力地摸索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外人或许很难看清,在摇摆中的阿根廷政治的主线究竟是什么样。



纵观阿根廷历史,从最初引领独立的克里奥人,到反抗殖民残余的中产阶级,再到普通民众与民众的国家,阿根廷从富裕到贫穷的起起落落,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为这个民族平添了几分波折,和某种一直未能完成的使命。

回到足球,相比起巴西的桑巴舞蹈和艺术足球,阿根廷足球留给我们更多的印象是优雅和顽强共存——从马拉多纳的过五关斩六将,再到“战神”巴蒂斯图塔的大力抽射,豪华锐利的进攻线(和后防天团),不断的进取节奏,写下了一段段世人流传的佳话——或许还带有折戟沉沙的悲壮。


阿根廷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掺杂了他们无可替代的情感。可能他们的脚步下是长达两百年的国家浮沉,和阿根廷人独特的自我认同。是拉美,抑或是欧洲——或者两者皆有?我们已经很难判断。或许有太多的矛盾和摇摆,但至少为他们而哭泣的,是被我们所铭记的“阿根廷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推荐
发表于 2014-6-20 09:37:09 | 只看该作者
说老实话,咱们喜欢阿根廷足球,不一定要喜欢这个国家。阿根廷历史上种族清洗很严重,一个南美国家,白种人比例居然比很多欧洲国家都高。二战以后纳粹逃跑的目标,在南美就是阿根廷最多。阿根廷的空军还是纳粹的战斗机总监加兰德一手帮助建立起来的(现在知道为什么马岛战争里头阿根廷陆军海军烂得一屁,只有空军出彩了吧。)。顶楼文章里头说得不错,阿根廷当年算是世界上有数的富裕国家,结果经济越混越差,到现在这个一摊烂泥的状态。全世界从准发达国家变成穷得叮当响,也只有他们和菲律宾。经济教科书上都是当反面典型的。总之这个国家就是一朵奇葩,没法让人有好感。。。咱们是球迷,就欣赏他们踢球好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5:23:1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杯期间大鱼大肉也吃差不多了,来盘凉菜下下火。
有身在阿根廷熟悉阿根廷文化的大佬木有,欢迎查漏补缺给我们上上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6-19 16: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6-19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19 19:3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对阿根廷的历史了解有限,以前论坛里有过博尔赫斯格瓦拉的文章,这种通史还真没见过。足球与文化的关系比其他运动更为广泛紧密,相信楼主虽然对阿根廷足球本身着墨不多,却在字里行间读出其中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19 19:5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居然看到了最后,此文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19 20:09:1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足球部分虽然着墨不多(也能看出在足球方面对阿根廷了解尚浅) 但历史风貌写的很耐读

本着“阿迷猎头”的本能  我追踪了一下    作者可能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女生   可惜不是阿根廷球迷   是比利时球迷    不然我一定极力拉来了。。  可惜。。。

P.S. 咱们阿根廷球迷中也有很多精通这方面的大牛   同样期待他们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19 21:04:21 | 只看该作者
赞!这么长的文章我居然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19 21:05:49 | 只看该作者
grace722 发表于 2014-6-19 19:36
确实对阿根廷的历史了解有限,以前论坛里有过博尔赫斯格瓦拉的文章,这种通史还真没见过。足球与文化的关系 ...

你这是自嘲我大国足和大天朝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9 21: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悠游林下 发表于 2014-6-19 21:05
你这是自嘲我大国足和大天朝么?

我天朝只是没有好好传承底蕴,如果搞好了也能用艺术足球建立一代王朝,小破阿只能隔三差五牛逼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6-19 23:13:03 | 只看该作者
增长下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6-20 09:4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根据楼上的理论推测,碧波只是喜欢德国这个国家,而不喜欢德国队,我们错怪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6-20 13:39: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爱阿根廷足球就爱阿根廷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6-20 14:13:49 | 只看该作者
tintintest 发表于 2014-6-20 09:37
说老实话,咱们喜欢阿根廷足球,不一定要喜欢这个国家。阿根廷历史上种族清洗很严重,一个南美国家,白种人 ...

     喜不喜欢一个国家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
     ls 还是抽空查查,你口中这个贫穷国家的医疗和教育等等社会福利。再回头比比天朝的。
     看看到底谁穷?

点评

你喜欢阿根廷超过喜欢中国也没人拦着你啊  发表于 2014-6-20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6-20 15:06:38 | 只看该作者
河床是否真的和“河床”有关?其西语原意应该是“银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6-20 19:53:14 | 只看该作者
grace722 发表于 2014-6-20 02:48
根据楼上的理论推测,碧波只是喜欢德国这个国家,而不喜欢德国队,我们错怪他了 ...

闻此泪流满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6-21 17:45:11 | 只看该作者
muluo1937 发表于 2014-6-20 14:13
喜不喜欢一个国家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
     ls 还是抽空查查,你口中这个贫穷国家的医疗和教育等等 ...

      你刚才喜欢讨论社会现状,讨论一个国家的穷富。现在又偷换概念说什么爱不爱国,在这里混淆视听,胡搅蛮缠。
      这不是政治论坛。聊球大家欢迎,扯别的你找错地儿了小盆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6-21 18:07:18 | 只看该作者
悠游林下 发表于 2014-6-19 21:05
你这是自嘲我大国足和大天朝么?

别说天朝足球,作为老球迷,我清晰的记得82年之前,中国足球一直都是靠日本队送分的,我们所忌惮的是沙特,新西兰,科威特等西亚国家。东南亚更是一灭一个准,职业化了,完蛋了!钱多了,水平下来了。怪足协什么的有些偏颇。说到底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足球人口减少,从而导致足球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说的不对请大力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5-7-2 06:0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