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洛阳胡凯 于 2012-6-27 17:45 编辑
无意之间又看到这篇老作文,记得应该是没在这里发过。
权且一用,改变一下多年潜水的常态。
上半部分与阿根廷无关,也许可以跳过。
++++++++++++++++++++++++++++++++++++++++++++++++++
那一夜,我好象把这辈子要献给阿根廷的眼泪全都流尽了,同时流尽的,还有那一段无忧无虑的青春。
————题记
(上)
每当,在那些喝啤酒的季节里,如果我正好漫步在洛阳的街头,这个城市的空气中那些烤鲶鱼和凉菜的味道,还有街头那些光着膀子喝啤酒的可爱人们都会朝我扑面而来。他们永远都浸润着啤酒花的脉动,一起在我周围萦绕闪现————
每当这时,我都会有些鼻子发酸地想起一个地方————豪门啤酒馆。在那里,我似乎用一抔黄土,把我的一段时光、一段青春象花瓣一样埋葬和尘封了起来,每每想起,每每就会让我沉浸在深深的怀念和温暖之中————
这个地方,估计有相当比例的洛阳人都去过,估计很多人都会把它看作是一个不大的饭店,但是还有另一部分人————也许会和我一样,把它看做一个酒吧。
认识这个地方,是因为爱人的第一个工作单位。
那时候我刚毕业回到洛阳,她的单位就在纱厂路上老洛阳大学的南侧。她们那时候每个月的月底前后,总会有一天是财务大结账,会忙到很晚————我就去接她下班。在等待她们下班的过程中,我除了打打游戏、看看报纸,就是和她们一起吃晚饭。晚饭由附近一个饭店送来,她们要吃的很快,但是我可以慢慢吃,然后打扫战场。
偶尔地,我还会遇到与我身份和目的都相同的罗哥————他是刘姐的丈夫,而刘姐是我爱人的师傅。于是,偶尔地,吃工作餐的桌面上就会只剩下我和罗哥,慢慢地吃着,聊着,一起等着媳妇们下班回家————
和罗哥这样一个后来被我视为食神加酒神的人在一起,自然地————我们边吃边等的场所很快就换了地方。原因在于有一天我说工作餐里的川菜很棒,尤其是麻辣鱼片!
于是罗哥说————“那咱走吧,我带你直接去那家儿饭店等她们吧!”
那个饭店就是豪门啤酒馆。
刚去的时候,我醉心的还是麻辣鱼片和回锅肉————和罗哥一起,一边用浓烈的麻和辣试探着自己的极限,一边端起大扎啤杯子让自己的口腔在清冽啤酒的洗刷中归零,然后重新开始反复刺激的麻辣之旅。慢慢地,我们也开始尝试起凉菜,也慢慢地开始在并非月底的日子里,和爱人们一起,在这里家庭式的团聚,而豪门啤酒馆也逐渐成为我一个经常去坐坐的地方。
那几年,在豪门啤酒馆里留下了很多记忆,从瞬间的画面、人物的群像到一些定格的剪影,都代表了从1999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在洛阳工作那几年的生活。我会经常的和罗哥、刘姐还有后来的小宋(我爱人的徒弟)去那里坐坐,弥补一下一周不见的想念;也会和高中同学在那里喝着啤酒,随便地度过无忧无虑的一个个夏夜;更加复杂一点的就是和150医院的兄弟们,跑大老远来端起豪门的扎啤,咕咕咚咚灌下去,然后说一句————“跑真远,值!”
那几年的生活,就是这样,我和朋友们都处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我————又刚刚和爱人一起经历了大学五年的周周飞鸿相思之苦与年年站台告别之痛,坐在那个啤酒馆里,无论是觥筹交错、欢笑阵阵,还是与爱人一起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都让我感觉到温暖、愉快,心无所忧,只有享受。
那几年的豪门,对我来说就是一座酒吧,经历了在外五年痛苦的军校生活和煎熬的孤独相思,让我在二十出头的年龄里感觉像经历了一场长跑和一段历险一般的疲惫和喘息————毕业分配的残酷,以及爱情未来的模糊虚幻,都让我在这五年中随时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也许我毕业后的选择和现实并不是最好的,但确实是我曾经朝思暮想和梦寐以求的!
那个时侯,我的心里很需要这样一座酒吧————就在我爱人单位的对面,离很多朋友都很近,环境和菜肴都被我们喜欢。坐在这里,我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原因感恩我的一切、回忆我刚刚经历的几年,在和朋友的诉说中,在和爱人的对视中————为我、为我的爱情躲过了可能的浩劫而一饮而尽————
如果非要说说豪门啤酒馆吸引我们的“物理”原因,我想应该就是那里的啤酒和凉菜了。
我和朋友们都感觉那里扎啤的来路也许有些特殊————口感特别好,而且装啤酒的容器是不同于市面上塑料桶的银灰色金属罐,这就让我们的怀疑更有了道理。虽然问过老板,但是我也忘记了他坚持说这就是洛阳宫扎啤之后,对我的质疑所给予的解释————总之就是很好喝吧!
有那么一次,我和150医院的两个同事加完了班,都想喝啤酒,而且不约而同地打定了主意就是想去豪门,正在犹豫是否打车的时候(我们医院离市区很远),一个正好要去城里的陌生军车司机招呼我们上车————于是,一个过瘾的、可以对得起我们加班辛苦和郁闷的夜晚就那样开始了。那一天晚上,我才真正感觉到豪门啤酒馆里连杯子都大的那么到位那么过瘾————凉凉的啤酒打上来,上面结着一层水雾,杯子大得你要端起来时手腕还多少要费点劲,然后一仰脖子,咕咕咚咚把啤酒倒进自己,然后放下杯子————你刚才在柜台下面亲自指点过的那几样凉菜正好端了上来,真美呀!
好象也就是从豪门开始,我觉得啤酒必须要咕咕咚咚地喝才会感觉到口感和味道————于是落下了一个上来就喝得快、容易醉的毛病。
豪门的凉菜我觉得硬说味道有多诱人的话可能倒也不是————第一次我和罗哥去的时候,一进门我就感觉到凉菜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柜子里很有特色,不仅搭配和分量一目了然心里有底,而且五颜六色一看就有那种感觉。那里的凉菜最初是素的三块、荤的六块,简单明了。
我最喜欢的凉菜就是凉拌干笋、麻辣虾尾、蒸茼蒿和牛肉干————由于去豪门啤酒馆一般集中在夏季,所以很多时候一晚上都是以凉菜为主,慢慢地反而最初吸引我来这里的麻辣鱼和回锅肉都很少吃了。
记得我初识豪门不久,有一次和罗哥约好在那里见面,一去发现酒馆不见了(又被我吃倒了?!)————我赶紧给罗哥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原来搬到马路西侧去了————我有些匆忙地赶到马路对面、一挑帘子进门————当我一眼就看见了那些标志性的斜着摆在柜台下面的凉菜时,感觉真的很亲切。而新店一层那种深褐色圆角桌椅的视觉效果,让我也更觉得一种引人久坐的默默深沉,和让人相互寒暄的实实暖意。
多少次,我的面前摆着几样闲适的凉菜,手扶着冰爽高大的啤酒杯,看着窗外,感受着与这个城市分别太久的打量与重逢————看着外面的每一个人,我都可能会联想起自己的父母、我的朋友和我的童年————那时候的我,经历过童年的老城、少年的涧西,面对的是一个多少比较陌生的西工————这里似乎比老城更接近世界,又比涧西更加“洛阳”,似乎更加热闹,也充满着一些不一样的活力,甚至让我感到了一些新奇和乐趣。
坐在屋里时举头看看窗外,出门而去的时候,有时候又不禁驻足回头看看豪门的招牌————这个招牌除了稍微的霓虹灯饰之外,就是浅蓝色的“豪门啤酒馆”五个大字。与洛阳的很多店名不一样————它没有以“饭店”、“饭庄”结尾而让人感觉以吃为主,也没有以“川菜”、“家常菜”之类来说明菜系,直接突出的就是“啤酒”二字,真的不多见。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让人感觉喝啤酒就应该来这里————于是让我总是感觉这里对我更象酒吧,于是这个名字给很多洛阳人的印象极为深刻。
于是,每每看到那个天蓝色带有瘦长隶书风格的几个大字,几乎成了我心里某一种心情的LOGO符号。
2002年的夏天,我在豪门啤酒馆里度过了一个极为难忘的夜晚,从那以后,我在豪门啤酒馆的生涯基本就结束了,而随后的一年里,我在洛阳工作的几年岁月,也彻底划上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