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42|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两位欧冠传奇教练阿根廷足球大师赫雷拉和卡尼利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3 20:4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errera 于 2012-9-3 23:16 编辑

埃雷尼奥·埃雷拉(Helenio Herrera),法国籍阿根廷人,职业球员和教练。1910年4月10日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1997年11月9日卒于意大利威尼斯。



作为国际性著名教练,埃雷拉在西甲和意甲都有过辉煌时间,特别是在马竞、巴萨、国米和罗马,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还是1960-1968执教国米这段时间,取得了欧冠2连冠、3个意甲冠军和2个洲际杯冠军,这可称为大国际时代。他还是第一位执教过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个不同国家的国家队教练,开创这一先河。此后,才有亨利·米歇尔执教喀麦隆、摩洛哥,希丁克执教荷兰、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博拉·米卢执教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尼日利亚、洪都拉斯、中国、牙买加,等等知名教练纷纷加入到国际执教行列中来。但是,可以看出,除了希丁克执教荷兰属于FIFA范畴排名前十队伍外,无人能超过埃雷拉执教的都是排名前十的欧洲列强,放到今天来说还都是冠军相球队。



维基中文网,对他的记载文字如下: 埃伦尼奥·赫雷拉(Helenio Herrera,1910年4月10日-1997年11月9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死于威尼斯,是一名法国-阿根廷球员和主教练。赫雷拉在球员时代曾赢得16项锦标,且领导才能也很强。在他于1960-68年第一次担任国际米兰主教练期间,国米于1964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以3-1击败皇家马德里,首次获得欧洲俱乐部冠军杯,并于第二年成功卫冕。在整个60年代,国际米兰在赫雷拉率领下共获得两次欧冠杯冠军、三次意甲冠军、两次洲际杯冠军。

维基英文网(http://en.wikipedia.org/wiki/Helenio_Herrera),则更详细列出他一生执教期间,所获16个主要冠军头衔: Altogether Helenio Herrera won 16 major titles in his coaching career. Here is an overview:

Atlético de Madrid  1950 – Championship
                             1951 – Championship

FC Barcelona         1959 – Championship
                             1959 – Spanish Cup
                             1959 – Inter City Fairs Cup (UEFA Cup)
                             1960 – Championship
                             1960 – Inter City Fairs Cup (UEFA Cup)
                             1981 – Spanish Cup

Internazionale FC   1963 – Championship
                             1964 – European Champions Cup
                             1964 – Intercontinental Cup
                             1965 – Championship
                             1965 – European Champions Cup
                             1965 – Intercontinental Cup  
                             1966 – Championship

AS Roma               1969 – Italian Cup



以下文字引自http://wiki.inter.net.cn/index.php?doc-view-228.html

成千上万的人在意甲联赛的历史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其中也有许多人建立了辉煌的成就,但极少有人给这一项运动带来变革,埃雷尼奥·埃雷拉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毫无疑问的结论,他抵达国际米兰之时,就是意大利足球的一个分水岭。从那天开始一切都变得不同。想象一下,萨基曾经在AC米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又几经反复。这正是这位被称为魔法师的人所带来的启示。 他用独具个性的方式为意甲联赛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在此之前,教练的作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俱乐部中的地位是有名无实的。

埃雷拉是一个将教练席放在了舞台中央的人。国际米兰的一切都围绕着他来进行。在许多方面,他在我看来已经与现在的经理十分接近,国际米兰高层如此热衷于要聘请穆里尼奥还有什么奇怪的?

作为一名球员,埃雷拉事业平平,小的时候全家离开祖国阿根廷迁往北非,并且叩开了法国足球的大门。他在12年的时间内享有一名后卫体面的待遇,但仅此而已。在三十而立之后,他已经拥有了成熟管理者的能力。一个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轻人从西班牙抵达了意大利。

此前,他首先率领马德里竞技队在50年代初期两度获得联赛冠军。随后在50年代末,他又率领巴塞罗那赢得了很多重要的荣誉。他为那里带去了两个联赛冠军和一个博览会杯冠军(欧洲联盟杯的前身),但在表面之下,一切的情形都并不是很妙。在欧洲冠军杯中输给了皇家马德里,以及国际米兰对他感兴趣的议论越来越热烈,意味着他与巴塞罗那之间的缘分到了尽头。足球的历史就在这些特殊的时刻书写。球员或者教练被一家俱乐部抛弃,却在另外一个地方成为了传奇。有谁知道埃雷拉如果继续留在巴塞罗那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如果他还留在那里,那么国际米兰球迷永远也无法享有他们俱乐部历史上最大的成功。

他在梅阿查的8年时光,仅仅是奖杯数量就令人叹为观止。所有的荣誉在1963-66年期间如同梦幻般的到来。蓝黑军团共获得了3个联赛冠军,2个冠军杯冠军和2个世俱杯冠军。他们已经从意大利最强大的球队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球队。 这场伟大变革的核心正是埃雷拉。

俱乐部主席石油大亨莫拉蒂终于在5年之后得到了他最渴望的主教练。他深信他所发掘的这个人可以打破AC米兰与尤文图斯对联赛的统治。他是正确的。 “我们换了很多教练,很多球员,花了很多钱。”老莫拉蒂在接受采访时坦率的说。但是,他最终找到了获得胜利的完美组合,结合了埃雷拉的心里优势,加上年轻有为的体育主管埃塔洛·阿尔洛迪,他们共同实现了俱乐部的雄心壮志。

埃雷拉在1960年很高兴的接受了国际米兰俱乐部的任命,但自从1954年起,俱乐部还从未赢得过一个冠军。他首先着手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这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当时最受蓝黑球迷欢迎的球员之一—多产射手安东尼奥·安杰利洛在队中没有了位置。这一迹象相当于如何新建国际米兰的声明。

“在足球场上,不全力以赴的人毫无作用。”埃雷拉曾断言:“如果我留下了太多自由散漫的球员,他们吃很多不该吃的食物,并且酗酒,这会毁了他们。最好在周一的上午让他们好好休息,以便对阵下一个对手。”

国际米兰在他执教的第一个赛季排名第三,埃雷拉发现很难继续坚持他在巴塞罗那行云流水般的攻势足球。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审时度势,以适应意甲联赛的足球环境。此外,他暗中观察,为蓝黑军团发掘到了最好的年轻球员桑德罗·马佐拉,吉亚琴托·法切蒂和马里奥·科尔索。

“他让年轻球员与一线队一起训练,让他们快速进步并得到认可。”法切蒂评论道。

他同时还监管着转会的事宜,并在1961年将苏亚雷斯从巴塞罗那挖来。很显然,他增强了俱乐部的野心,他们愿意为他出钱,购买他想要的豪华阵容。

“这是一笔很大的交易。”苏亚雷斯多年以后回忆道:“我已经赢得了金球奖,是欧洲最杰出的球员,我从一家像巴塞罗那那样荣誉源源不断的球队加盟了国际米兰,在那些年中,国际米兰仅仅在意大利是一支强队。”

苏亚雷斯正是埃雷拉欣赏的那种球员,一名技术过硬,并且在实战中能带动队友,经常在训练中进行加练的球员。他是那种教练可以通过他向全队传达指令的球员。

“他经常讲——我要先训练你的大脑,之后才是身体。”马佐拉回忆道:“我希望你能比对手察觉得更早。”

“我认为他最优秀的品质体现在备战上——不仅仅是在体育和技术方面,还有精神层面。”法切蒂说,“他是心理学家,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球员的积极性。”

即便如此,在第二个赛季,冠军却硬是没有到来,但是莫拉蒂却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角行动,塔奇西奥·布尔尼奇从巴勒莫投奔而来,贾尔从巴西转会前来,而埃尔曼多·皮基从边后卫移至清道夫的位置,这使他成为场上的指挥者。

最后,莫拉蒂时代的第一个冠军于1963年如期而至。 从那以后,“魔术师”便一往无前。在他之前,没有人将球员的心理准备做的如此细致,没有人将对手的情况研究的如此精确。在这样的运动理论占据主导之前,他的这种思维是积极的力量。当然,他不惧怕思想上的比赛。他细致入微的开辟了国际米兰通往欧洲荣耀的道路。

“他喜欢说那些让对手绝倒的话,不过在激发球员发挥最佳状态方面,他也是大师。”法切蒂回忆到,“他接触这个世界上所有能给他带来对手情报的人。当我们去国外比赛时,他告诉我们每名对手有多高,发型什么样,甚至是他的眼睛什么颜色——他对自己的工作是如此专注。”

埃雷拉的魔力在1967年被凯尔特人打破,不过他的精神遗产流传至今。没有他,当代教练的角色想要有所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每位在意大利的教练都应该感谢埃雷拉,他们变得更加出名,这要感谢他。”科尔索说,“教练是球队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他真的是创建了教练这个角色。他很善于同媒体打交道,除了自己的俱乐部和队员,他会斥责任何事物。”

这听起来是否简直太熟悉了?无数的当代教练都有些许埃雷拉的影子。离他撼动意大利和世界足坛已经过了40多年,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能感受到他的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21:0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rrera 于 2011-10-3 21:15 编辑

1997年11月9日,埃雷拉逝世后不久所发讣告全文如下

----------------------------------------------------

Obituary: Helenio Herrera

Norman Fox
Tuesday, 11 November 1997

Helenio Herrera, football coach and player: born Buenos Aires 17 April 1916; married; died Venice 9 November 1997.

Football has never had a more controversial master of pragmatic tactics than Helenio Herrera. As coach of the Milan club Internazionale he presided over a defensive style that won the club two European Cups, in 1964 and 1965, and spread darkly throughout Europe. He more than anyone brought the word "catenaccio" into the game's vocabulary; the tactic of dour defensive football that forced the opposition to show its hand and weaknesses.

He managed Inter for eight years from 1960, in which time the club also won the Italian championship twice and the World Club championship. Before that he had been manager of Barcelona where he began the now popular method of psyching up his players before their matches. But his special talent was the organisation of a defence that had four men closely marking the attackers and a sweeper who was usually the springboard for counter-attacks.

His own playing career was modest. He was born in Buenos Aires but his parents moved to Casablanca when he was three. After playing in the French league he embarked on a nomadic life as a coach at various clubs in France then, in Spain, worked at Atletico Madrid and Valladolid. Always a man of determined views, at one point, following a fierce dispute with club directors, he was suspended from Spanish football and moved to Portugal. On his return to Spain he joined Barcelona, who sacked him after they lost to Real Madrid in the 1960 European Cup semi-final. That inspired his move to Milan, where he established his place in the records of the game's tactical history.

Football tacticians became immersed in the debate over the merits of the Brazilian qualities of individuality combined with a more positive 4-3-3 system and Italy's stubborn dependency on catenaccio. Because there were insufficient players of Brazilian talent in Europe, catenaccio caught on, leaving behind the expressive football of earlier days.

At various times Herrera managed the national sides of France, Italy and Spain. He coached the Spanish side in the 1962 World Cup finals in Chile, but they started with the huge disadvantage of being without probably the most versatile forward of all, Alfredo di Stefano, who had fallen out with Herrera. As a result, Spain finished bottom of their first round group.

The team that finally overcame Inter's Herrera-guided style was Celtic, who beat them in the 1967 European Cup final. That broke the mould, leading to the exciting "total" football of West Germany and Holland. Herrara left Inter in 1968 and moved to Roma where he stayed until 1971, and was reported to be the highest-paid coach in the world with a salary of around pounds 140,000 a year.

------------------------

1968年以后,赫雷拉离开国米到罗马执教至1971年,据报称他这一时间执教是当时世界上薪酬最高的教练,大约年薪14万英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0-3 23: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niglia 于 2011-10-4 10:38 编辑

不错,欧冠历史上有两位阿根廷人率领欧洲豪门球队卫冕成功

第一个是在50年代末皇马取得的,麾下有著名球星迪斯蒂法诺、普斯卡什等人,他就是阿根廷人路易斯·卡尼利亚。他是皇马取得欧冠五连冠重要人物之一。

第二个就是具有法国籍的阿根廷人赫莱尼奥·赫雷拉,麾下有法切蒂、苏亚雷斯等著名球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3 23:32:25 | 只看该作者
率领皇马首度卫冕(1955-56、1956-57)欧冠冠军的是西班牙人何塞·比利亚隆加·洛伦特(José Villalonga Llorente)。之后,就是卡尼利亚接过何塞帅印,指挥皇马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等干将继续再度卫冕成功欧冠冠军(57-58、58-59)。

卡尼利亚执教皇马期间(1957-59),赢得过1957-58赛季西甲冠军,而同时赫雷拉(1958-60)执教巴萨,后者曾赢得58-59、59-60赛季西甲冠军。两位阿根廷教练是有过交手的。

若果赫雷拉当时继续留在巴萨执教的话,巴萨欧冠历史会不会是另外样子呢?这只能好奇了

幸运的是,赫雷拉去了意甲,仅在国米第一次执教就达到8年时间,并且取得伟大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3 23:4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niglia 于 2011-10-4 00:39 编辑

半世纪长河群星竞闪烁 欧冠史载十大主帅

2009-3-11 来源:ESPNSTAR.COM.CN

同为欧冠得主,穆里尼奥和率领曼联志在卫冕的弗格森爵士再次相遇,而贝尼特斯也认为利物浦配得上为自己在欧冠联赛的成功收获更多的赞誉,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因此评选了欧洲足坛俱乐部最高荣誉历史上十位最成功的主教练,以飨读者。

No.10 路易斯·卡尔尼利亚(Luis Carniglia,皇家马德里)

 

这位阿根廷人两次率领皇马打进欧冠决赛,两次取胜,分别是1958年3比2战胜意大利的AC米兰,以及1959年2比0战胜法国的兰斯队。然而,他却因为在战胜法国球队的比赛中弃用普斯卡什而遭到了解职。

No.9 奥特玛·希斯菲尔德(Ottmar Hitzfeld,拜仁,多特蒙德)和恩斯特·哈普尔(Ernst Happel,费耶诺德,汉堡)



希斯菲尔德,或者有时叫他绰号“将军”,以及哈普尔,是欧冠历史上唯独的两位率领两家不同俱乐部都拿到过冠军的教练。希斯菲尔德1997年率领多特蒙德捧起冠军,2001年率领拜仁再夺桂冠。而哈普尔则是在1970年率领费耶诺德以及1983年率领汉堡捧杯。(注:2010年5月底,葡萄牙人何塞·穆里尼奥也加入此行列;所不同的是,他于2003-04赛季率领波尔图、2009-10赛季率领国米这两个不同国家联赛的俱乐部队分别夺冠)。

No.8 卡洛·安切洛蒂(Carlo Ancelotti,AC米兰)
  
  
被誉为“意大利的弗格森”,安切洛蒂2003、2007年两次率领AC米兰赢得欧冠冠军,另外还在2005年打进决赛。他也是欧冠历史上五位作为球员和主教练都夺得过欧冠冠军的得主之一。

No.7 阿里戈·萨基(Arrigo Sacchi,AC米兰)
  

在成为一名足球教练之前,萨基是个卖鞋的,但是他却在1989和1990年率领AC米兰蝉联欧冠王座,从此名垂千古,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有球队卫冕欧冠,本赛季的曼联是否能够做到,引人关注。他还曾经受聘出任皇马主帅,不过在西班牙却并不成功。

No.6 文森特·德尔·博斯克(Vicente del Bosque,皇马)


博斯克于1999到2003年之间执教皇马,这段时间是该俱乐部近几十年里最成功的时期。他率领皇马于2000和2002年两度赢得冠军联赛,并在他执教的每个赛季里都打进了至少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0-3 23:5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niglia 于 2011-10-4 00:41 编辑

No.5 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Sir Alex Ferguson,曼联)

 
弗格森被广泛认为是足球历史上最优秀的主教练,至少也是英国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主教练。他在曼联执教23年半,两次夺得冠军联赛冠军,第一次是在1999年,而最近一次是2008年。他或许今年还有机会结束佩斯利独享三次夺得欧冠冠军的荣誉而与这位利物浦的伟人并肩。

No.4 赫拉尼奥·埃雷拉(Helenio Herrera,国际米兰)
  

埃雷拉率领国际米兰在1964和1965年蝉联欧冠冠军。他是第一位将球迷的支持称为“第12人”的主教练,还留下了不尽的遗产,当国际米兰的球迷们回溯俱乐部60年代的历史时,他们会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埃雷拉的“大国米时代”。

No.3  布莱恩-克拉夫(Brian Clough,诺丁汉森林)
  

诺丁汉森林队主帅分别在1979年和1980年蝉联欧冠冠军。这是他执教生涯上的巅峰之作,出于对森林队所拥有的资源和地位而考虑,这也被认为是欧冠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夺冠经历。要知道,诺丁汉森林1977年才刚刚从英格兰次级联赛升入甲级,1978年便以升班马的身份斩获了当年的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接着他们在下一年度站在了欧洲之巅,到了1980年他们还做到了卫冕,这样的奇迹,或许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No.2 何塞·比利亚隆加·洛伦特(Jose Villalonga Llorente,皇马)
  

洛伦特两次率领皇马夺得欧冠冠军。他也是第一位举起欧冠冠军的主教练。那是在1956年,时年36岁184天。他至今仍然是夺得欧冠最年轻的主帅。

No.1 鲍勃·佩斯利(Bob Paisley,利物浦)

 
前利物浦主帅执教利物浦的9个赛季里荣誉等身,不仅斩获了他们的首座欧冠冠军,还是欧冠历史上唯一一位三次获得大耳朵杯的主教练(1977,1978和198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0-4 00:33:02 | 只看该作者
欧冠历史上率队两次以上夺冠的主教练/经理人

Managers with multiple titles
RankNationManagerWonRunner-upYears wonYears runner-upClubs won
1Bob Paisley301977, 1978, 1981Liverpool
2Alex Ferguson221999, 20082009, 2011Manchester United
Miguel Muñoz221960, 19661962, 1964Real Madrid
4Carlo Ancelotti212003, 20072005Milan
Ottmar Hitzfeld211997, 20011999Borussia Dortmund, Bayern Munich
Ernst Happel211970, 19831978Feyenoord, Hamburger
Helenio Herrera211964, 19651967Internazionale
8Josep Guardiola202009, 2011Barcelona
José Mourinho202004, 2010Porto, Internazionale
Vicente del Bosque202000, 2002Real Madrid
Arrigo Sacchi201989, 1990Milan
Brian Clough201979, 1980Nottingham Forest
Dettmar Cramer201975, 1976Bayern Munich
Ştefan Kovács201972, 1973Ajax
Nereo Rocco201963, 1969Milan
Béla Guttmann201961, 1962Benfica
Luis Carniglia201958, 1959Real Madrid
José Villalonga201956, 1957Real Madrid
Bold=Still active as manager
粗体字表示为经理人

具有双重国籍的阿根廷人赫雷拉率领国米64-65两年度蝉联欧冠奖杯,且于1967年度打进决赛但负于凯尔特人队;

而卡尼利亚和前任比利亚隆加是历史上率领同一队接力两次蝉联欧冠杯的两位教练,这为后来者米格尔·穆诺兹率领皇马完成5连冠奠定坚实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01:19:42 | 只看该作者
赫雷拉和卡尼亚的执教足迹,也有太多相似地方。

都执教过西甲豪门,两人合起来覆盖皇马和巴萨,前者在巴萨也取得不俗战绩,后者在皇马欧冠战绩更突出

也都执教过意甲豪门,前者欧冠伟业在国米成就,后者也执教过米兰、尤文图斯;两人还先后执教过同一队罗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4 02:2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niglia 于 2011-10-4 10:38 编辑

赫莱尼奥·赫雷拉执教过巴萨和国米,麾下都有著名球员:代表球员之一是巴萨历史上传奇球员匈牙利人库巴拉,赫雷拉因为铁腕执教与这位队中头号球星产生矛盾,而加速了他离开巴萨投奔国米;另一代表球员则是大国际时代核心球员法切蒂,当初是赫雷拉慧眼识英才,发掘了这位后来成为意甲历史上最伟大后卫的年轻球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0-4 03:31:11 | 只看该作者
埃雷拉我居然一直以为他是西班牙人,不过他只是出生在阿根廷吧,在摩洛哥长大,足球上受阿根廷的影响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0-4 03:48:4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有人说阿根廷才是防守反击的祖宗,埃雷拉的链式防守加快速反击战术造就了今天的意大利足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0-4 03:51: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瓜迪奥拉不离开巴萨,他就是另一位足球理念的革命者,他的巴萨已经超越了大国际时代,而且他的球队的足球理念会对未来足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0-4 09:37:23 | 只看该作者
“他经常讲——我要先训练你的大脑,之后才是身体。”马佐拉回忆道:“我希望你能比对手察觉得更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0-4 09:40:1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笔很大的交易。”苏亚雷斯多年以后回忆道:“我已经赢得了金球奖,是欧洲最杰出的球员,我从一家像巴塞罗那那样荣誉源源不断的球队加盟了国际米兰,在那些年中,国际米兰仅仅在意大利是一支强队。”

这一切似乎那么熟悉,埃托奥不就是苏亚雷斯第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0-4 09:41:54 | 只看该作者
“他喜欢说那些让对手绝倒的话,不过在激发球员发挥最佳状态方面,他也是大师。”法切蒂回忆到,“他接触这个世界上所有能给他带来对手情报的人。当我们去国外比赛时,他告诉我们每名对手有多高,发型什么样,甚至是他的眼睛什么颜色——他对自己的工作是如此专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0-4 09:43:3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每位在意大利的教练都应该感谢埃雷拉,他们变得更加出名,这要感谢他。”科尔索说,“教练是球队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他真的是创建了教练这个角色。他很善于同媒体打交道,除了自己的俱乐部和队员,他会斥责任何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0-4 10:52:08 | 只看该作者
埃雷拉我居然一直以为他是西班牙人,不过他只是出生在阿根廷吧,在摩洛哥长大,足球上受阿根廷的影响很小。
cheeseburger 发表于 2011-10-4 03:31


在他之前,阿根廷足球有何理论出名过?

梅诺蒂成名是在78年本土世界杯吧

他率队为国际米兰夺得两届欧洲冠军杯时,马拉多纳才是个3-4岁的小屁孩

比他年龄小几岁的卡尼利亚在博卡待过,但卡尼利亚在皇马刚执教时,赫雷拉已经为巴萨夺得2届西甲联赛冠军

在50-60年代风靡世界足坛是巴西国家队和贝利等人,而不是阿根廷国家队,但在同时两位阿根廷教练赫雷拉、卡尼利亚和1名球员迪斯蒂法诺却在欧洲足坛呼风唤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0-4 11:20:1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有人说阿根廷才是防守反击的祖宗,埃雷拉的链式防守加快速反击战术造就了今天的意大利足球。
WAYGEE 发表于 2011-10-4 03:48


呵呵,链式防守来源如此

不过,赫雷拉给足球界引入Catenaccio这个词汇,核心是指后防自由人概念,后来的德国人贝肯鲍尔却时最大受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0-4 11:27:33 | 只看该作者
He more than anyone brought the word "catenaccio" into the game's vocabulary; the tactic of dour defensive football that forced the opposition to show its hand and weaknesses.


他比任何人都要早将catenaccio这个单词引入足球这项竞技的词汇中;这是项令人感到窒息的防守足球战术,迫使对手捉襟见肘

catenaccio -  in soccer, a strongly defensive formation involving one free defender positioned behind his or her teammates

卡泰纳乔,是指在足球阵容中具有主动防守特点战术布置,涉及一名自由后卫拖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0-5 03:27:3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时间10月3日晚,2010-2011赛季西甲和西乙联赛颁奖典礼在马德里举行。
最终,梅西荣膺迪·斯蒂法诺奖(最佳球员奖),
巴尔德斯获得萨莫拉奖(最佳门将奖),
C罗获皮齐齐奖(最佳射手奖),
内格雷多获萨拉奖(最佳西班牙前锋奖),
穆里尼奥获米格尔·穆尼奥斯奖(最佳教练奖)。

Miguel Muñoz Mozún (born 19 January 1922 – died 16 July 1990 in Madrid) was a Spanish football player and manager.

马德里人米格尔·穆尼奥斯就是当年接过阿根廷人路易斯·卡尼利亚教鞭,率领迪斯蒂法诺等名将于59-60赛季在欧冠征战中再夺1冠,最终实现欧冠5连冠的那位人物。

他在皇马执教,一共获得2个欧冠奖杯(59-60、65-66)、2个欧冠亚军,而且在队员生涯中在两位传奇教练比利亚隆加和卡尼利亚指挥下,作为皇马中场与迪斯蒂法诺一同获得过皇马的前3个欧冠杯(1955–56, 1956–57, 1957–58 ),所以他是第一位以队员和教练都获得过欧冠奖杯的足坛风云人物,获得数量至今无人能比(克鲁伊夫球员时代在阿贾克斯获得过3个欧冠奖杯,但执教巴萨时仅获得过1个冠军和1个亚军)

他在皇马执教时间(1959-74)比夺得欧冠前2冠的比利亚隆加(1954-57)、夺得中间2冠的卡尼利亚(1957-59)加起来都要长,除了夺得欧冠的2个冠军、2个亚军外(这个目前只有曼联主帅弗格森与他比肩),西甲冠军更是拿得手软:前5连冠( 1960–61, 1961–62, 1962–63, 1963–64, 1964–65),中间3连冠( 1966–67, 1967–68, 1968–69),后1冠 1971–7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10-5 03:48:14 | 只看该作者
马卡报将本年度米格尔·穆尼奥斯奖(最佳教练奖)授予皇马教练穆里尼奥,是比较搞笑的,
就因为他率领皇马夺得了国王杯、卫冕了西甲亚军、屈居西超亚军、并打进欧冠4强吗?

就可以无视那位率领巴萨再度卫冕西甲冠军(三连冠)、屈居国王杯亚军、第二次夺得欧冠大耳朵杯、夺得西超杯冠军、夺得欧超冠军的加泰罗尼亚人瓜迪奥拉吗?

要说与米格尔·穆尼奥斯像,是不用比姓名发音的。瓜瓜球员时代在克鲁伊夫手下为巴萨首夺欧冠冠军还有1个亚军,执教巴萨前三个赛季获得西甲三连冠、2个欧冠冠军1个四强,这种成绩最像马德里人穆尼奥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0-5 10:59:2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很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0-5 22:4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ysn66 于 2011-10-6 07:36 编辑

长见识。
允我抄一下标题:怀念两位欧冠传奇教练阿根廷足球大师赫雷拉和卡尼利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24 18:24:59 | 只看该作者
前米兰教练萨基撰文评述中,将瓜蒂奥拉的巴萨与克鲁伊夫的阿贾克斯和他执教米兰相提并论,而且还提到了马拉多纳和其那不勒斯对他的米兰的威胁,以及梅西之于巴萨和之于阿根廷队差异

请看下楼的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1-24 18:27:50 | 只看该作者
阿贾克斯、米兰、巴萨阻止足球倒退

新浪体育讯 在巴萨(微博)3比2客场战胜AC米兰(微博)后,前AC米兰主帅萨基在西班牙《国家报》上撰写了题为“阿贾克斯、米兰、巴萨阻止足球倒退”的文章,对比赛以及足球风格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现文章编译如下:

  巴萨在圣西罗3比2战胜AC米兰,征服了小组第一的位置。和在诺坎普进行的双方第一回合的较量一样,西班牙人占据了比赛的主动。如果是我那支上世纪80年代末执教的AC米兰,是绝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发生的。成为皮球的主人,尤其是比赛的主人,是伟大的球队最常见的特征。这其中,包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利物浦,70年代的有5个10号的巴西国家队。不过,改变了足球,革新了足球,阻碍足球变成一项倒退的运动的,只有三支球队,他们是克鲁伊夫的阿贾克斯、我的那支米兰以及瓜迪奥拉的巴萨

  这些球队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他们都是时代的先锋,每支球队相隔20年,后一支球队的理念建立在前一支理念的基础上。我的米兰扩大了阿贾克斯的全攻全守的理念。阿贾克斯已经不是11个球员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方向的整体。我的米兰将压制对手的区域提前到对方半场,而现在的巴萨甚至在对方禁区前开始逼抢。逼抢能给对手制造局限,能窒息对手,能逼迫对手哪怕控球,也会按照你的想法走。这样你可以摧毁对手,消除它的自信心。

  不过在这支巴萨以及历史上其它伟大球队之间,也存在一点典型的西班牙细节的区别,那就是对皮球的控制。意大利球队是防守反击的专家,而米兰也浸淫于这样的传统。在抢断皮球后,我们的足球更为直接,我们也寻找边路的机会,因为米兰的头球是有优势的。巴萨显得更慎重,更具耐心,他们具备控制皮球的天赋。

  意大利诗人切扎雷·帕韦泽表示,不疯魔,无艺术。我的米兰就着迷于压制对手,而瓜迪奥拉的巴萨,则迷恋于控制皮球,将皮球掌控在脚下。哈维和布斯克茨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体现,另外还有能在电光火石间改变比赛节奏的球员。我的米兰在过人技术方面只有两个天才,他们是多纳多尼和范巴斯滕,而这支巴萨这方面有佩德罗、比利亚、阿尔维斯、伊涅斯塔,当然还有梅西

  阿根廷人受益于巴萨的足球风格,因为他在巴萨的表现是可以获得10分的,而在阿根廷,他的得分超不过6、7分。诺坎普的气氛保护他,给他注入动力,他在巴萨成为世界最佳。我们当时的情况恰恰相反,那个时候世界上最好的球员马拉多纳是我们的对手,他在那不勒斯效力。不过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帮助,一种激励,就像现在的皇马激励巴萨一样,让你无法松懈。瓜迪奥拉制造的财富已经触手可及。现在我是意大利青少年球队的协调员,近期,我们的20岁以下国家队对阵西班牙国青队,结果西班牙国青1比0获胜。西班牙国青展现了自己的风格,他们要在每时每刻都控制比赛场面。而这正是巴萨的风格。 (伊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GMT+8, 2025-7-8 01:3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