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唯我独尊 于 2014-6-29 21:46 编辑 结合数据简单总结下瑞士队: 1、这是个很能跑的队伍,小组赛平均每人比我阿多跑1.6km; 2、这个队伍很能抢,53次抢断接近我阿的2倍; 3、这是只讲究地面传接的球队,1200多次传球虽不及我阿(要知道我阿小组赛控球率32强第一),但中短传比例较高,短传比例高于我阿; 4、这个队伍的主要阵型是4-2-3-1,沙奇里是进攻核心,位置类似梅西(偏右的前场自由人),组织核心是因勒(就像我们的小马); 5、这个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除了几个大牌(沙奇里除外),90后居多 6、这个队伍目前看,左路表现优于右路(左后卫,左前卫评分靠前) |
grace722 发表于 2014-7-13 17:08 控球率只是判断,也是看场上形势。对荷兰和比利时我们控球都不占优,直观感觉中场更强的德国应该控球更多。 反击效率希望能够触底反弹 |
很详细。两点疑问,控球时间谁更长还真不一定,另外小破阿效率已见底。 |
本帖最后由 唯我独尊 于 2014-7-13 15:28 编辑 决赛vs德国展望 离本届世界杯决赛开始只有不到12个小时了。对于包括梅西在内的很多我阿球员和球队成员,本场与德国队在马拉卡纳的对决将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关键一战,同样可能是阿迷们迄今为止最关注的一场比赛,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1、球员状态 球员在场上表现的状态主要源于身体(体能)和心理状态。 (1)体能。由于德国队比我阿多休息一天,且少打了一个加时+点球,决赛之前其体能优势较为明显,该优势将主要反映在75分钟后及加时赛的表现。 (2)心理 1)德国。一方面,德国大比分战胜东道主,强势杀入决赛,加之之前对阿根廷优势的历史战绩,以及外界的“热捧”,或多或少会使球员形成“过于自信”的心态,该心态若遇上不利的场面,将可能集中爆发;另一方面,德国进入决赛之前虽然遇到的对手不弱,但除阿尔及利亚外,并未在场面上经历过多考验,而多数德国球员在决赛中的回忆并非一直美好,因此决赛的抗压能力存在疑问。 2)我阿。有利方面,第一,我阿历史性杀入决赛,已超额完成预期,且处于“弱势”姿态,心理压力相对较小;第二,经历两次加时,一次点球,两次绝杀,耐心、抗压能力在这支球队已逐渐形成;不利方面,第一,对德历史战绩差,易在比赛初期由于压力放不开;第二,本届杯赛从未落后过,一旦丢球能否保持心理平衡;第三,淘汰赛两场加时一场点球,是否提前预支球队兴奋点存疑。 杯赛打到最后一场,我理解心理状态和球员一致将更大的决定球员的发挥,希望我阿能够打出自我。 2、球队战术 (1)阵型。球队仍将沿用4-4-1-1的淘汰赛专用阵型。如果迪马利亚具备上场条件,应当首发(避免替补受伤再浪费换人名额);如果不能上场,那么首发阵容应当与半决赛一致。 (2)针对性布置。 1)定位球 本届杯赛定位球决定了很多比赛,特别是对于战术精细的德国队,这也使他们的历史传统优势。相信萨贝拉的团队应当有所研究,并进行了针对性布置,到时看临场发挥了。 2)人员。穆勒的跑位抢点、厄齐尔的突破、克洛斯的组织输送,相信也会有相应的对策安排 3)反击。反击能否坚决并有效执行;天使若不上恩佐在反击中的表现;梅西被限制能否形成并利用更多的空当;反击长传落点及跑位、穿插能否制造机会,所有这些反击要素对我阿能否赢得比赛产生重大影响 (3)场面 决赛双方必将更加谨慎,考虑到打法因素,德国控球时间将会较多,多数时候对抗将在我方半场,但阿根廷反击机会也会不少,关键看效率。无论哪方打破僵局,在最后20分钟前,场面相信仍不会过于开放。德国的定位球、我阿的反击效率,以及门将,将是决定比赛结果的最重要因素。 3、场外因素 我在另外一个贴子曾进行过场外因素的分析,不多赘述了。总体而言我个人感觉场外方面,我阿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但到了现代足球的最后一场决赛,这些场外因素的影响已相对较小,并且很多利益集团已经很大程度上打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
决赛对手德国数据点评 德国队想必伙伴们都很了解了。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队员,但团队组织严密,配合默契,战术执行力强。 1、阵型。 本届勒夫几乎没有带中锋,前六场比赛尝试过无锋阵和4-5-1。 (1)锋线上,即便克洛泽不在场上,穆勒也能较好的承担中锋的责任。 (2)中场一般是272和穆勒(格策)分居两翼,但他们肋部活动能力强于边路,从球队整体战术讲,边路突破并不是德国首选,他们更愿意通过两翼与中路的传切,在中路和肋部形成突破或制造定位球。此外,穆勒的活动范围相对更大,意识、判断及抢点能力俱佳 (3)中前卫/后腰位置一般是克洛斯、施魏因施泰格和赫迪拉分居左、中、右位置,分工各有不同。克洛斯位置更靠前,像前腰踢法,组织、持球能力都不错;赫迪拉更像b2b中场,跑动范围大,身体强壮,但传球、持球能力一般;施魏因施泰格类似小马的位置,重点保护中卫前方的关键位置,当然很多进攻也是从他这发起 (4)后卫同样是非对称踢法,赫韦德斯中卫出身打左边后卫,防守位置感不错,定位球有一定头球能力,但进攻贡献不多;胡梅尔斯、博阿滕分居左右中卫,正面拦截、头球能力都很强;拉姆回归右后卫踢的更加舒服。但如很多人所说,德国后卫由于其打法因素,难以做到低位蹲坑,而后卫本身转身速度慢,容易被对手直接长传打身后 2、重点球员 穆勒、272、克洛斯均是有球、无球能力较强的选手,这当然也是德国能保持控球打法的基础,其中穆勒更善于跑位抢点(进球5,助攻3,场均射门2.7次),272更善于突破、传球(场均盘带1.8次,关键传球2.5次),克洛斯则更长于组织(场均传球83次,9次长传,关键传球2.5次) |
本帖最后由 唯我独尊 于 2014-7-10 21:07 编辑 半决赛vs荷兰数据点评 一、球队 1、阵型。双方阵型及我方首发与我之前预计一致,3-5-2vs4-4-2 2、跑动。如之前预计,对方身体及体能情况均好于我阿,全场跑动多于我阿4000m 3、场面。同样如预计,双方异常谨慎,互相限制至极致。全场双方射门总数仅15次(不足我阿之前平均每场射门次数) 4、其他。我阿本场争顶成功居然高于对手,值得肯定;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控球率我阿均低于对手,部分反映了比赛后段相对被动的局面 二、球员TOP数据 最多解围次数:加雷(15) 最多破坏次数:德米(8) 最多铲断:小马(4) 最多跑动:比格利亚(15013m) 最多传球、触球:小马 最多准确长传:小马(13) 最多射门:西瓜(2) 最多关键传球:梅西、拉维奇(2) 最多盘带:梅西(10) WS最佳球员:梅西(8.35,全场最佳荷兰弗拉尔:8.9) FIFA最佳球员:罗梅罗 后防球员继续强势表现,德米、比格利亚、恩佐三位“替补”再次交出满意答卷 |
![]() |
test |
本帖最后由 老是忘记用户名 于 2014-7-9 17:00 编辑 唯我独尊 发表于 2014-7-9 16:49 踢荷兰在缺少迪马利亚的情况下,恩佐在边路对后腰位置的保护做的一般,而荷兰队在这个位置如果跑出空档或配合的话就是是他的强项、斯内德、范佩西、罗本、德佩等都有能力在这个位置射门得分,所以我觉得对荷兰有必要三后腰。 然后确实要非常留意荷兰的反越位的战术设计,这个需要老头针对性的特别布防,我觉得遏制荷兰的两个边路,和荷兰的反越位是比赛的最最关键 |
本帖最后由 唯我独尊 于 2014-7-9 16:52 编辑 荷兰数据点评&半决赛展望 一、荷兰队的特点 1、打发阵型伙伴们都比较了解了,以反击为主的352或3412阵型,核心球员包括三棍、布林德、德容(伤病存疑)以及后防线的德弗里和弗拉尔。 2、后防线比较年轻,德弗里、因迪均仅有22岁 3、平均身高略高于我阿(大个子球员主要集中于中后场),但优势不如波黑、比利时及德国那般明显; 4、基于反击的战术,荷兰队中长传次数较多,中后场球员善于大范围调度及转移,中长传精度较高,延续了他们的传统优势 5、总体跑动距离高于我阿,并且1/4决赛打到了点球,但考虑到1/4之前比我阿多休息两天,以及年龄优势,体能方面两队可能半斤八两,或荷兰略好于我阿 6、荷兰队被射门次数和犯规次数均少于我阿,防守组织效率更高 二、我阿可能的针对性布置 对于限制对手大师萨贝拉而言,我相信他已经就荷兰队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安排: 1、基于现有人员情况,阵型442使用的可能性最大,预计首发:罗梅罗/罗霍、加雷、德米、萨巴莱塔/拉维奇、小马、比格利亚、恩佐/梅西、伊瓜因 2、对于对方核心队员罗本,可能会安排后卫线速度、体能最好的罗霍安排主防,拉维奇和左后腰小马负责策应 3、荷兰几大中后场球员(因迪、弗拉尔、德弗里、布林德)场均精确长传次数均超过5次,很多目标直指中卫身后,对此,一方面中前场球员做好对布林德等人的干扰,另一方面,适当压住后防线也是必要的选择 三、比赛展望 1、当保守的老头遇到猥琐的范火夫,沉闷的比赛场面似乎在所难免,双方都忌惮对方核心进攻球员的能力,中后场互蹲的概率极大 2、我阿的进攻仍以地面为主,并力图通过传接控制比赛节奏;荷兰相对身后球次数和越位次数要高于我阿,这也将极大考验我阿后卫转身和造越位的实力 3、裁判的尺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比赛的走向,我阿上场使用的中前场干扰战术能否成功执行,北德容等人的功夫足球和裸奔们的跳水能否再次横行,均将受这位爱出牌官哨临场表现的重大影响 4、决定比赛结果的因素将很可能是核心球员的发挥及定位球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唯我独尊 于 2014-7-7 11:08 编辑 1/4vs比利时数据点评 一、球队 1、阵型。本场比赛基于对手、场上形势及人员的调整,阵型与第一场淘汰赛略有不同。由于进球较早、天使受伤离场,本场左右两翼更接近边路、且更靠后,阵型与对瑞士的4-2-3-1相比,更像4-4-1-1或4-4-2(梅西仍为前场自由人)。这样的调整有效的应对了比利时中后段边路突破传中的战术意图,减少了比利时两边输送到中路的机会 2、跑动。本场比赛是5场比赛中我阿与对手跑动距离差距第二少的比赛(第一少为与尼日利亚,其余跑动差多为5000-12000m),仅为2000m,一方面说明球队在上场打满120的情况向确实付出了积极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控球不占优的情况下,的确需要支撑更多的跑动 3、传球和控球率。FIFA和Whoscored在传球成功率和控球率方面的统计结果略有差异,但至少一点,我阿本场控球率、传球成功率均大幅低于前四场,传球次数首次低于对手。传球和控球的数据充分反映了场上“蹲坑”形式,从场上形势和结果看,是一场较为成功的“低位反击”案例。 4、其他。本场,我阿在犯规、铲断、界外球、角球方面均低于对手;争顶成功率为42%:58%(对瑞士是59%:41%,对波黑是33%:67%);越位比是1:6,之前在分析比利时数据时就主要到这是只“爱越位”的队伍,看来球队在这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安排并且执行的不错。 总体来看,萨贝拉的针对性布置收效不错。 二、球员TOP数据 最多破坏、解围次数:加雷 最多跑动:比格利亚 最高速度:巴桑塔 最多抢回球权:德米凯利斯 最多铲断:萨巴莱塔 最多射门:迪马利亚、伊瓜因 最多关键传球:马斯切拉诺、比格利亚 最多盘带:梅西 最多传球、触球:马斯切拉诺 WS最佳球员:加雷 FIFA最佳球员:伊瓜因 可以看出,后防整体表现良好,几个替补球员均有不俗表现 |
期待楼主的主观分析啊,感觉小破阿控场有余,体能不足,后市不太明朗。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阿根廷风暴
( 沪ICP备05003678号 )
GMT+8, 2025-7-3 09:32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